绿茶
你的位置:绿茶说 > 百科 > 中药 > 详细内容

地榆

时间:2017-10-11 21:51:50来源:绿茶说 www.lvchashuo.com 作者:124415155bang

目录导航:
  1. 地榆的功效和作用 
  2. 地榆的营养价值 
  3. 地榆的药用价值 
  4. 地榆的副作用 
  5. 地榆的使用禁忌 

地榆(学名:Sanguisorba officinalis)是蔷薇科地榆属的植物。别名“黄爪香”、“玉札”等。

形态特征

多年生草本,高30-120厘米。根粗壮,多呈纺锤形,稀圆柱形,表面棕褐色或紫褐色,有纵皱及横裂纹,横切面黄白或紫红色,较平正。茎直立,有稜,无毛或基部有稀疏腺毛。基生叶为羽状复叶,有小叶4-6对,叶柄无毛或基部有稀疏腺毛;小叶片有短柄,卵形或长圆状卵形,长1-7厘米,宽0.5-3厘米,顶端圆钝稀急尖,基部心形至浅心形,边缘有多数粗大圆钝稀急尖的锯齿,两面绿色,无毛(因为叶子外貌很像榆树叶子,所以称之为地榆);茎生叶较少,小叶片有短柄至几无柄,长圆形至长圆披针形,狭长,基部微心形至圆形,顶端急尖;基生叶托叶膜质,褐色,外面无,毛或被稀疏腺毛,茎生叶托叶大,草质,半卵形,外侧边缘有尖锐锯齿。穗状花序椭圆形,圆柱形或卵球形,直立,通常长1-3(4)厘米,横径0.5-1厘米,从花序顶端向下开放,花序梗光滑或偶有稀疏腺毛;苞片膜质,披针形,顶端渐尖至尾尖,比萼片短或近等长,背面及边缘有柔毛;萼片4枚,紫红色,椭圆形至宽卵形,背面被疏柔毛,中央微有纵稜脊,顶端常具短尖头;雄蕊4枚,花丝丝状,不扩大,与萼片近等长或稍短;子房外面无毛或基部微被毛,柱头顶端扩大,盘形,边缘具流苏状乳头。果实包藏在宿存萼筒内,外面有斗稜。花果期7-10月。

地榆

地榆的功效和作用

中药地榆的功效

苦寒清降性强,广泛用于多种血热妄行的吐血、咯血、衄血、便血、痔血、血痢、崩漏等。但它苦寒清降或沉降的性质在这类药中比较明显。所以主要用于下焦的血热妄行、便血、痔疮出血、血痢、崩漏等偏下的热邪盛的,古代用它15-30g醋煎,对崩漏有效。炒用后收敛性较强,不管有无热象内服外用对出血证都较好,所以有的说它凉血止血又收敛止血,生用凉血止血,炒收敛止血。清热解毒,解毒敛疮,促进疮痈肿痛的消散,内服外用但外用多些,敛疮主要外用,内服无效,近年来常用于烧伤、烫伤,是用的清热解毒和敛疮作用,也用于湿疹、湿疮,但大面积不能大剂量使用,因为它含水解型的鞣质,通过破损皮肤进入体内,肝脏分解时形成肝脏毒,药物性肝炎。实际上大面积什么药都不宜用。

  1.凉血止血,用于各种热性出血证,如吐血、咯血、衄血、便血、崩漏及血痢等。本品味苦而带酸涩,性属寒凉,善入血分,有凉血泄热、收敛止血之功。然本品性沉降而走下焦,尤宜于下焦血热所致的便血、痔血、血痢、崩漏等。治便血、痔血,常配槐花同用,治崩漏,常配生地、黄芩、蒲黄等。治血痢,则配黄连、木香等。

  2.解毒敛疮,用于烫伤、湿疹及疮疡痈肿等。本品能泻火解毒敛疮,常作疡科外治之用,为治烧烫伤之要药,可单味研末麻油调敷,或配大黄粉,或配黄连、冰片用之,可减少渗出,减轻疼痛,促进愈合。治湿疹及皮肤溃烂,可以本品浓煎,纱布浸药外敷,亦可配煅石膏,枯矾研末,撒于患处,或和凡士林调膏外涂。治疮疡肿毒,可单用煎汁温洗或湿敷,或配清热解毒药同用。

中药地榆的作用

本品含地榆糖苷I、Ⅱ,地榆皂苷A、B、E,鞣质。可缩短出凝血时间,并能收缩血管,故有止血作用。对实验性烫伤有治疗作用。体外抑菌试验对金葡菌、绿脓杆菌、志贺氏痢疾杆菌、伤寒杆菌、副伤寒杆菌、人型结核杆菌以及某些致病真菌均有作用。

本品主要含有三萜及其它甙:地榆糖甙Ⅰ、Ⅱ、Ⅲ等,并含没食子酸类鞣质及缩合鞣质,没食子酸,鞣花酸等。可缩短出凝血时间,并能收缩血管,故有止血作用; 对实验性烫伤有治疗作用;体外抑菌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、绿脓杆菌、志贺氏痢疾杆菌、伤寒杆菌、副伤寒杆菌、人型结核杆菌以及某些致病真菌均有作用;并有抗炎、抗实验性腹泻、镇静等作用。

地榆

地榆的营养价值

根中含多种鞣质成分:地榆素(sanguiin)H-1、H-2、H-3,H-4、H-5、H-6、H-7、H-8、H-9、H-10、H-11,1,2,6-三没食子酰-β-D-葡萄糖(1,2,6-trigalloyl-β-D-glucose)、1,2,3,6-四没食子酰-β-D-葡萄糖(1,2,3,6-tetragalloyl-β-D-glucose),2,3,4,6-四没食子酰-D-葡萄糖(2,3,4,6-tetragalloyl-D-glucose),1,2,3,4,6-五没食子酰-β-D-葡萄糖(1,2,3,4,6-Pentagalloyl-β-D- glucose),6-O-没食子酰甲基-β-D-吡喃葡萄糖甙(methyl-6-O-galloyl-β-D-glucopyranoside),6-O-双没食子酰甲基-β-D-吡喃葡萄糖甙(methyl-6-O-digalloyl-β-D-glucoPyranoside),4.6-O-双没食子酰甲基-β-D-吡喃葡萄糖甙(methyl-4,6-di-O-galloyl-β-D-glucopyranoside),2,3,6-O-三没食子酰甲基-β-D-吡喃葡萄糖甙(methyl-2,3,6-tri-O-galloyl-β-D-glucopyranoside),3,4,6-O-三没食子酰甲基-β-D-吡喃葡萄糖甙(methyl-3,4,6-tri-O-galloyl-β-D-glucopyranoside),2,3,4,6-O-四没食子酰甲基-β-D-吡喃葡萄糖甙(methyl-2,3,4,6-tetra-O-galloyl-β-D-glucopyranoside),没食子酸-3-O-β-D-(6’-O-没食子酰)-吡喃葡萄糖甙[gallic acid-3-O-β-D-(6’-O-gal loyl)-glucopyranoside],3,4,3’-三-O-甲基并没食子酸(3,4,3’-tri-O-methylellagic acid),地偷酸双内酯(sanguisorbic acid dilactone)。还含有2种没食子酰金缕梅糖衍生物:5,2’-双-O-没食子酰金缕梅糖(5,2’-di-O-galloylhamamelose),2’,3,5-三-O-没食子酰-D-呋喃金缕梅糖

地榆的药用价值

1. 收敛作用: 

地榆含有鞣质,具有收敛作用,能止泻和止血.外用炒地榆粉,对兔及狗的Ⅱ度、Ⅲ度实验性烫伤面有显著收敛作用,能使渗出减少、感染及死亡率降低.但从地榆中提取出的鞣质或市售之鞣酸,对烧伤的疗效均不如地榆粉.提示地榆治疗烧伤的有效成分除了所含鞣质外,尚有其他因素参与.地榆对去神经组织上的烧伤的疗效比没有去神经组织上的疗效稍差.

2. 抗菌作用: 

体外实验证明: 地榆 100%的煎液对伤寒杆菌、脑膜炎双球菌、福氏痢疾杆菌、宋内痢疾杆菌、乙型溶血性链球菌、金黄色葡萄球菌、肺炎双球菌、白喉杆菌、大肠杆菌、枯草杆菌、伤寒杆菌、副伤寒杆菌、绿脓杆菌、霍乱弧菌及人型结核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.对某些真菌亦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.煎剂在0.5mg/ml 时对亚洲甲型流感病毒有效.有报告认为,地榆的抗菌作用与其中所含鞣酸有关.药液经高压灭菌则抑菌作用明显减弱.

3. 抗炎作用: 

地榆对甲醛性足跖肿胀小鼠巴豆油性耳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;对前列腺素E引起的皮肤微血管通透性亢进,地榆有很强的抑制作用;尚能抑制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增生,并能促进伤口愈合.

4. 止血作用: 

生地榆、水提物、地榆炭、地榆制剂均有制血作用.地榆水提物可使出血时间明显缩短.地榆炭煎剂给家兔口服能使凝血时间明显缩短;给小鼠腹腔注射可使出血时间缩短;蛙后肢灌流试验可见血管收缩.有报告指出,地榆加热炮制可使其鞣质含量降低,止血作用减弱.由于地榆的止血作用主要与鞣质有关,因此报告者建议在用于治疗出血为主的疾病时以生品为好,并建议以鞣质含量为地榆的质量标准.

5. 对心脏和血压的作用: 

地榆煎剂低浓度可使离体蛙心收缩加强,频率减慢,心脏排出量增加,高浓度则呈抑制作用.对麻醉兔有暂时性的轻度降压作用.

6. 其它作用: 

地榆煎剂低浓度使离体兔肠收缩减弱,高浓度则使收缩加强,甚至呈痉挛状态.

煎剂给鸽灌服3g/kg,每日2次,共服4次,对静脉注射洋地黄引起的呕吐有止吐作用,表现为呕吐次数减少;但狗服5g/kg,共服2次,对静脉注射阿朴吗啡引起的呕吐无效.鲜地榆注射液有升高白细胞的作用.地榆水提取物给胃瘘手术后的大鼠口服,能显著增加其对蛋白质的消化能力.

地榆

地榆的副作用

副作用是药物选择性作用差引起的,是药物本身所固有的作用。不管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,都应该在医生、药师的指导下使用。当用药的时候发生的不舒服的情况,一定要及时停药,找医生、药师咨询,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害。

地榆的使用禁忌

虚寒者忌服。

1.《本草经集注》:得发良。恶麦门冬。

2.《本草衍义》:虚寒人及水泻、白痢,即未可轻使。

3.《医学入门》:虚寒冷痢禁用。热痢初起亦不可用,恐涩早也。

4.《本草经疏》:胎产虚寒泄泻,血崩脾虚泄泻,法并禁用。

5.《本草汇言》:痈疮久病无火,并阳衰血证,并禁用之。

6.《本经逢原》:气虚下陷而崩带及久痢脓血瘀晦不鲜者,又为切禁。性能伤胃,误服多致口噤不食。

相关阅读

专题大全